中醫文化博大精深,自古以來人們都有用中醫看病、治病的習慣,最近幾年中醫更是盛行。中醫可以治療日常的疑難雜癥,也可以養生保健,同時也可以美容護膚。中醫文化豐富至極,人們也開始對中醫產生了非常大的信任,現在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,都會選擇中醫的方式進行養生,那么健康生活方式有哪些?中醫養生方法有哪些?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日常健康養生之道吧。
作息療法:二十四節氣的,四季循環的規律,都無不體現這萬事萬物都在無休無止的循環反復,那么我們的睡眠也應該應時而起,按時而窩。天地的休養生息中有你。
閉目養神法:閉目養神時,要排除雜念,精力集中,無思無慮,達到入靜的境地,才稱得上專意保養。有暇之時,閉目養神,持之以恒,定會獲益。
心態療法:有句詩詞,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,冬有雪。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。俗話說的好笑一笑十年少。就是這個道理,活力的來源來自于心情,動力的來源來自于心臟。所以說“養心”至關重要。
節制療法:人的七情六欲,傷身耗神,古代倡導克己復禮,就是表現的人必須得自律。不強,不愚,不癡,不執,善于守中。
忙里偷“閑”法:無論是身處于何種忙亂之處,但心一定要清閑。有的身無論處于何種處境都有閑庭信步的幽幽之情,身處于忙亂之中,能夠放松心情,沒有焦頭爛額的緊張氣氛,取而代之的就是無限的活力。
飲茶療法:茶水有安神的功效。Maigoo小編提醒,在繁忙工作后,和朋友談天說地之余,一杯濃濃清茶,可以煩惱盡除,頭腦清新哦。
早睡晚起:在起居上,應早睡晚起,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。同時也要多穿衣服,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,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。除了保證夜間睡眠,午飯后可適當打個盹,但要避免睡時著涼。其次,要注意防風防寒。
溫水刷牙:冬天刷牙最好用溫水。醫學專家對牙齒生態的調查顯示,人的牙齒在35-36.5℃的口腔溫度下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。35℃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,用這樣的水漱口,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、舒服的口感。尤其是在冬天,更需要用溫水刷牙,避免引起牙齒敏感。溫水的溫度以接近體溫為宜,太熱的水也不好。
冷水洗臉:冬天天氣寒冷,很多人早上會選擇用熱水洗臉,事實上,清晨冷水洗臉不僅能讓人變得清醒、精神振奮,還可以預防冬季外出冷空氣侵襲而引起的感冒。若能結合按摩耳廓、印堂、太陽、頰車等穴則效果更佳。
喝溫開水:洗臉刷牙后喝一杯溫開水,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腸;另一方面可稀釋血液,預防腦血栓、心肌缺血,同時能維持細胞滲透力,促進細胞代謝。
室溫恒定:首先室溫應保持恒定。如果室溫過低,人感覺冷,則容易傷人體陽氣。溫度過高則室內外溫差大,外出活動易外感風寒。所以,室溫應保持在18℃-22℃之間為好。室內還要保持一定的濕度,可以使用加濕器。
艾灸調養:艾灸特殊的純陽之性,可以補氣養血、疏理氣機、升提中氣,使人陽氣足、精血充,從而達到養生保健、固本強身的目的。經常艾灸氣海穴、膻中穴和足三里穴,補氣效果更好。
飲食調養:食療上要遵循“健脾益氣”的原則,可選用人參、黨參、黃芪、山藥、茯苓、白術、大棗等補氣,此類藥膳為補益之品,不宜一次食用太多,宜少量久食,身體羸弱者更應防“虛不受補”。另外,補氣虛食品有雞肉、牛肉、豬肉、豬肚、鰱魚、鵪鶉等,也可以適量多吃。
起居調養:平時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要注意勞逸結合,保持心情愉悅。另外,堅持鍛煉也很重要,但氣虛之人運動強度不宜過大,以防大汗傷津耗氣,可選擇快走、慢跑、打太極拳、練八段錦等舒緩的運動。
粗細搭配:健康生活方式有哪些?營養均衡是關鍵,多吃粗雜糧,對身體有好處。粗雜糧中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豐富,玉米、薯類等粗雜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。營養學家認為,每周至少吃3次粗糧,會對健康有所幫助,也使人的腸胃更健康,食欲更強。
雜食五谷:小雜糧不但營養價值高,還含有特殊營養素,例如蕎麥、莜麥蛋白質含量高,有美容、健身、防病的功效。另外,蕎麥中所含煙酸和蘆丁都是治療高血壓的藥物。經常食用蕎麥對糖尿病也有一定療效。
按摩養生:用雙手搓摩胸部,同時兼行按壓。能增加抵御外邪的能力,使人少患感冒。用右掌心緊貼腹部,從右下腹開始,繞臍作順時針搓摩,一呼一吸均宜盡量延長,讓一呼一吸間手已繞行一圈,如果連續3分鐘,并摒棄雜念,將可使元氣繞丹田回轉。
艾灸養生:艾灸大椎穴可以起到補陽的作用,同時也能起到平衡陰陽的效果。艾灸足三里對人體的作用很大,營養程度相當于雞湯一樣滋補。艾灸涌泉穴能夠對全身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。
強調動靜結合:不能因為強調動而忘了靜,要動靜兼修,動靜適宜。運動時,一切順乎自然,進行自然調息、調心,神態從容,摒棄雜念。
提倡持之以恒:人貴有志,學貴有恒,做任何事情,要想取得成效,沒有恒心是不行的。每天至少擠出8-10分鐘的時間進行鍛煉也可以。
運動適度:若運動后食欲減退,頭昏頭痛,自覺勞累汗多,精神倦怠,maigoo健康小編提醒,這說明運動量過大,超過了機體耐受的限度,使身體因過勞而受損。
舒適自然:為健康而進行的鍛煉,應當是輕松愉快的,容易做到的,充滿樂趣和豐富多彩的,人們才愿意堅持實行。
運動時間:一般來說,早晨運動較好,因為早晨的空氣較新鮮,午睡前后或晚上睡覺前也可進行運動,以消除一天的緊張,輕松地進入夢鄉。
運動項目:對于老年人來說,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、肌肉協調放松的運動,且運動項目的選擇一定要適宜,不然會出現危險。
不盲目進補:用補益法進行調養,一般多用于老年人和體弱多病之人,這些人的體質多屬“虛”,故宜用補益之法,無病體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。
補勿過偏:進補的目的在于協調陰陽,宜恰到好處,不可過偏,過偏則反而成害,導致陰陽新的失衡,使機體遭受又一次損傷。
辨證進補:虛人當補,但虛人的具體情況各有不同,故進補時一定要分清臟腑、氣血、陰陽、寒熱、虛實,辨證施補,方可取得益壽延年之效,而不致出現偏頗。
盛者宜瀉:藥物進補固然是年老體弱者益壽延年的輔助方法,但體感而本實者也并不少見。只談其虛而不論其實,亦失之過偏
用藥緩圖:衰老是個復雜而緩慢的過程,任何益壽延年的方法,都不是一朝一夕即能見效。藥物養生也不例外,不可能指望在短時期內依靠藥物達到養生益壽的目的。
強調人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協調,講究體內氣化升降,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。并用陰陽形氣學說、臟腑經絡理論來闡述人體生老病死的規律。尤其把精、氣、神作為人體之三寶,作為養生保健的核心,進而確定了指導養生實踐的種種原則。
形,即人之形體,包括構成人體的臟腑、經絡、精、氣、血、津液、五官九竅、肢體以及筋、脈、肉、皮、骨等,其中主要是精與氣這兩個方面。神,即以神情、意識、思維為特點的心理活動現象,以及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。
藥食同源、同理、同養、同用是中醫飲食養生的一大特色?!八幨惩础笔侵甘澄锱c藥物皆屬于天然產品,其性能相通。具有同一的形、色、氣、味、質等特性?!八幨惩谩?、“藥食同養”是指食物與藥物的應用皆由同一理論指導,也就是“藥食同理”。
運動和靜養是中國傳統養生防病的重要原則。運動能鍛煉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,能促進新陳代謝以增強體質,并能防止早衰。但并不表示運動越多越好,運動量越大越好。中醫養生學更強調靜養的作用,認為軀體和思想的高度靜止才是養生的根本大法。
保養正氣,就是保養精、氣、神這人身的“三寶”?!叭龑殹钡母驹谟诒Wo脾腎。腎為先天之本,內蘊元陰元陽,是人體陰陽之根本。腎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和衰老的關系極為密切。若腎精充沛,內則五臟安和,外則肌膚潤澤,容顏煥發,耳聰目明。
體內陰陽平衡,守其中正,保其沖和,則可健康長壽。例如,情緒保健要求不卑不亢,“不偏不倚”,中和適度。又如,節制飲食、節欲保精、睡眠適度、形勞而不倦等,都體現了這種思想。因此,養生要以不傷為本,掌握適度,注意調節。
飲食有節:《黃帝內經》主張飲食應當適量,反對暴飲暴食,反對飲食過量或不足。過饑或者過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,《素問·痹論》:“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?!?
起居有常:“起居”指作息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?!捌鹁佑谐!敝干钭飨⒁幸欢ǖ囊幝?,即起居調攝?!秲冉洝窂娬{應當根據人體的生命節律安排作息時間。
不妄作勞:“不妄作勞”即不要違背常規去勞作,使“形勞而不倦”,也就是說勞作要保持一定的限度,既不過勞,也不過逸,做到勞而不倦,勞逸結合。
精神內守:“精神內守”主要是調和情緒,保持心態的安閑清靜,排除雜念,防止情緒的劇烈波動,干擾氣機的正常運動,維護體內氣化活動的良好環境。
外知所避:“外知所避”即對四時不正之氣,要恰當避開,不使其侵入人體。中醫養生觀提倡“虛邪賊風,避之有時”。
法于陰陽:“法于陰陽”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來的陰陽變化規律。人在春夏季節要順應自然界規律調養陽氣,在秋冬季節要順應自然界收藏的規律調養陰氣。
和于術數: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所說的“術數”,根據現代的說法“術數者,保生之大論”,就是指各種養生之道,也包括各種鍛煉身體的運動方法。
《傷寒雜病論》的養生啟示:太陽病——頭痛發熱,惡風,無汗而喘,身疼腰痛等。少陽病——往來寒熱,口苦,咽干,目眩,嘿嘿不欲食等。少陰病——脈微細,但欲寐。
常見藥物養生經方:寒——附子理中丸;熱——黃連上清丸;虛——歸脾丸、補脾益腸丸;實——麻仁丸、三黃片;氣滯——逍遙丸、氣滯胃痛顆粒;血淤——桂枝茯苓膠囊、血府逐瘀口服液;痰濕——藿香正氣液。
1、人與自然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,四時風氣流行,適宜于自然界氣候的要求便能生長萬物;若是不正常的自然氣候,則能毒害萬物,對人來說,就將變成一種致病因素。
2、未病先防及預防的主要措施是養慎,首先要養元氣,因為元氣的盛衰與體質強弱有密切關系,養好了元氣,就可以很好的預防疾病。
3、養慎的主要理論是“內養正氣、外慎風寒”,“內養”即養氣滋陰,清熱生津,滋補脾腎;“外慎”則是防慎不良的生活習慣,保證日常作息正常。
食養學派主張食養、食補、食療,通過研究食物的性能,以合理飲食來維護健康,延年益壽。歷代醫家非常重視飲食保健,孫思邈奠定了我國食養學基礎,提出“安身之本,必資于食”;“藥性剛烈,猶若御兵”;“若能用食平疴,適性遣疾者,可謂良工”等思想。
養性學派強調精神調攝、主張飲食調養,重視起居護養,為歷代養生家和醫家所遵循??鬃幼钕忍岢觥叭收邏邸?、“大德必得其壽”的觀點。孟子將其具體化提出要“善養吾浩然之氣”,“養心莫善于寡欲”。都是強調養生首要養心并調攝精神減少欲望。
藥餌學派的養生思想萌發于《山海經》,啟發于《神農本草經》。該學派認為藥物養生應當采用立方平和、量體選藥、重在脾腎、因時藥養、因人調養等合理的辨證施養原則,才能祛病強身,益壽延年。
動形學派是主張適度運動的養生學派。動形以養生的思想始于《呂氏春秋》,其學派形成于漢唐,后世不斷創新和發展。動形學派認為,形體的動靜盛衰關系著精、氣、神的衰旺存亡。形體動則脾胃健運、精氣周流,生命力旺盛而不衰。
培元學派強調治病防病要注重元氣的培補,認為元氣稟于先天,若后天充盛五臟安和,則精得養。故惜元、保元即是通過養五臟不使其過傷,調情志不使其過極,忌勞傷不使其過耗,以達到固護元氣、養生長壽的目的。
順應學派是主張順應四時自然規律變化而養生的學派。順應學派認為只有主動掌握外界變化規律防御外邪侵襲,以養生、養長、養收、養藏,才能養生防病,延年益壽。老莊的提出“順乎自然”養生理論和方法,說明了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的重要性。
溫補學派的養生思想源于《內經》,其所確立的防病治病原則為歷代醫家臨證所取法。該學派醫家結合自己的臨床診治經驗,闡述脾腎命門對人體的重要作用,指出養身防病要從“先天命門水火”及“后天脾胃”著手。
靜神學派是以長生不老為養生目的,以返璞歸真、清靜無為、無欲則安為養生指導思想,主張貴柔,提倡導引調氣、形神兼養的靜態養生派。主張養生以靜養精神為主,清靜無為,靜中有動。老、莊道家一派“深根固抵,長生久視”的思想對靜神學派有直接的影響。
調氣以養生的思想始萌于《管子》,其學派則形成于漢唐,發展于后世諸家。調氣學派認為,氣貴運行不息,升降有常,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及壽夭的關鍵。最早倡導調氣以養生的管仲主張調養內氣,使之聚則精不散。
1、琴醫心,花醫肝,香醫脾,石醫腎,泉醫肺,劍醫膽?!队膲衾m影》
2、活到老,學到老,知識多,身體好。不知保養不算巧。
3、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,不若攝養于無疾之先?!兜は姆ā?
4、齒,骨之窮也,朝朝琢齒,齒不齲?!娥B生要集》
5、出則以車,入則以輦,務以自佚,命以曰招蹶之機?!秴问洗呵铩?
6、心亂則百病生,心靜則萬病息?!缎l生寶鑒》
7、晚飯少吃口,活到九十九?!娥B生要集》
8、安則物之感我者輕,和則我之應物者順,外輕內順,而生理備矣?!短K沈良方》
9、善養生者養內,不善養生者養外?!秹凼辣T?
10、多思則神殆,多念則志散,多欲則損智,多事則形疲?!娥B生要集》
11、省思慮則心血不耗,發不易白?!夺t先》
12、人借氣以充其身,故平日在乎善養,所忌最是怒?!独侠虾阊浴?
13、大喜蕩心,微抑則定;甚怒煩性,稍忍即歇?!锻蒜蛛S筆》
14、夫精神志意者,靜而日充者壯,躁而日耗者老?!痘茨献印?
15、牢齒之法,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?!娥B生要集》
寒從腳上起,病從口中入。
蘿卜出了地,郎中沒注意。
人說苦瓜苦,我說苦瓜甜。
吃了十月茄,餓死郎中爺。
大蒜是個寶,常吃身體好。
一日倆蘋果,毛病繞道過。
吃藥不忌嘴,跑斷醫生腿。
多喝涼白開,健康自然來。
白水沏茶喝,能活一百多。
飲了空腹茶,疾病身外爬。
喝茶不洗杯,閻王把命催。
盡量少喝酒,病魔繞道走。
飯后一支煙,害處大無邊。
若要不失眠,煮粥加白蓮。
保持良好的作息
辰時得起,午時小憩,按時進食,亥時得眠。按照中醫學理論,子時膽經最旺,丑時肝經最盛。若晚睡,身體各方面會出現問題。
飯不多吃
現在很多人吃飯時已經吃的很撐了,剩下了幾口,舍不得丟掉,那就勉強多吃了吧。吃飯其實七八分飽最為適宜。
常梳頭
日常健康養生之道就是,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銀針,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所謂針灸性按摩或刺激,可去病健身。
叩齒
排除雜念,思想放松,口唇輕閉,然后上下牙齒相互輕輕叩擊,先叩擊臼齒50下、次叩門牙50下,再錯牙叩犬齒50下。
常搓涌泉穴
日常按摩腳底,揉搓涌泉穴,左右來回各100次。能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于滋腎清熱,引火下行,能有效消除疲勞、改善睡眠。
隨著人們對身體的關注、對健康的重視,養生這個話題再也不是只止步于老年人,許多年輕人也開始關...
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,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養生保健這一塊,而且未雨綢繆也一直是中國人的理念。但...
食療養生方法有哪些?食療是指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,從而獲得健康和治愈疾病的一種方法...
中醫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,所以也稱漢醫。是研究人體生理、病理以及疾病...
近年來,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,養生保健也受到人們的關注。養生不是中老年人的權利,年輕的你也...
現在很多的人都非常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,養生保健已經成為了時代熱門的話題,很多的人都有自己的...